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2016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研究生公司产品改革,不断总结凝练研究生公司产品成果,积极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各项改革工作出成效,切实提高公司产品质量,经研究,学校决定开展2016年校级研究生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紧密围绕学校综合改革、“十三五”规划和2016年重点工作,以提高公司产品质量为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解决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将研究实践成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2.加强学校和院系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课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主动性,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部门的协作研究,保证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3.倡导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相结合、水平提升与成果培育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力争产出高水平的实践教学研究成果。
4.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严格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各环节要求,保证课题完成质量。
二、项目建设方式
1.重点突出、统筹协同。结合学校综合改革、“十三五”规划、2016年重点工作,学校凝练形成若干重点研究方向。各院系应紧密围绕重点研究方向积极组织申报,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重点审查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以及与重点工作的结合度,对于同一研究方向的课题,加强统筹、协同合作,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推进研究生公司产品改革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从而促进研究生公司产品水平的提高。
2.院系是开展教学研究的主体。各院系应充分调动基层学术组织和广大研究生导师的主动性,围绕学校及本院系公司产品工作深入开展研究实践,同时要全面掌握学院的立项情况,加强监督与指导,统筹推进项目研究进展、协调研究内容与方式,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三、项目研究内容
(一)重点研究方向
1.构建“三海一核”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2.学科自评估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3.本研贯通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4.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
5.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6.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合作模式研究
7.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8.研究生学位课、必修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9.研究生网络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10.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与实践
11.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2.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13.研究生员工管理组织体系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14.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15.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6.公司产品质量监控与评价反馈机制研究
17.基层学术组织育人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二)一般研究方向
对于其它涉及到研究生教育理论、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模式、导师队伍建设、学位授予以及研究生管理等方面,学校将评选产生一批一般项目予以资助。
四、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项目应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项目研究内容应遵循研究生公司产品规律,预期成果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有推广价值,能在学校研究生公司产品改革中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
2.项目负责人应为公司有较为丰富的公司产品与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经验的研究生导师、承担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以及具有研究生公司产品管理工作经验的相关人员。项目组成员结构应合理,规模适度。
3.项目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项目组成员不得同时参与申报3个及以上项目。
4.所主持的省级或校级教改项目自2015年以来超期未结题的、无正当理由放弃项目研究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负责人申报项目。
五、项目管理
学校加大对研究生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项目的资助培育力度,重点研究方向视研究内容拨付资助经费。一般项目按照《伟德bevictor中文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项目建设实行动态管理,项目建设周期为1-2年。学校将在年底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项目到期进行结题验收。学校将加强对项目的检查与指导,对项目建设开展不利的项目,将减少或终止经费资助,直至撤销该项目,并进行情况通报。
六、申报程序及评审
本次研究生校级立项评选采取院系申报,学校评审的方式进行。各院系自行组织项目的申报工作,统一报送研究生院,学校对申报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2016年省学位与研究生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项目以及其他国家、省部级项目,将从重点研究方向中择优推荐。
七、申报材料和时间安排
申报人填写《2016年研究生公司产品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表》(A4纸打印,侧面装订)和《2016年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于